查看原文
其他

魔法保研录丨理工院校法学边缘保研人的武大国际法进击之路

鱼跃法学 鱼跃法学 2023-09-2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从理工院校本科保送至武大国际法,经验贴中有很多实用和细致的技巧和方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和实力,希望对即将大三上期末的保研人有所启发。此外,欢迎各位保研的同学踊跃参与投稿,详情请见:渔火相传丨2021年第一届“渔火杯”保研经验征文大赛公告


个人情况


本科:某理工类985院校法学专业,双一流A类高校,法学学科无评级


推免排名:夏令营排名4/37,预推免排名7/37


英语水平:四级638,六级620


科研经历:国家级大创1项,省级大创1项,参与2项科研课题,发表1篇普刊论文、1篇会议论文


其他奖项: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大英赛二等奖等多项省级与国家级奖项


实践经历: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人,曾获校突出贡献志愿者等多项表彰


夏令营情况:未参与夏令营,直接参与预推免


预推免入营:武大(国际法)、同济(学硕)、北师大(法硕)、湖大(民商)、华政(知产)、本校公共管理专业,其中同济、北师大因时间地点冲突放弃


预推免offer:武大、湖大、本校


最终去向: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学硕士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

前言

第一部分  写给边缘保研人:关于考研&保研的三问三答

1. 作为边缘保研人,直接放弃保研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2. 考研与保研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3. 考研与保研是否有共通之处?

第二部分  长路尽头之回望:我的保研二三事

1.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重视前期准备

2. “是时候了!”——我的预推免记录

3. “Fear is the mind-killer.”——后记


前言


如果要我形容自己的话,用“非典型法学生”这个词或许非常适合。我来自一个传统且专精的理工科院校,它给予了我全新的视野、为我打开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它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本专业领域或许会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短板。在大学的四年中,我从不否认自己有所不足,但也未曾怀疑过自己有着争取通往理想未来的能力,正是这种长久的自省和执着,让我虽经坎坷却终达目标。


作为一个从今年2月底、3月初开始考研,最后却在保研中上岸的考生,我将在这篇经验贴的第一部分对保研与考研中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些文字送给在考研与保研中犹疑的所谓“边缘人”,我将尽量凝练地呈现过去的几百天中我的所思所感,希望以我稍显纠结艰难的步履,消解你的迷茫与不安。


第二部分则专注于保研本身,正如我在个人情况中所写的那般,我跳过了夏令营阶段,直接参与了预推免。因此,我将在该部分描述前几年所做的准备,以及在短时间内选择院校、入营、参营、获得offer的过程和心得体会,本文不会过多阐述个人内心的想法,而是以反思的态度,争取相对详尽地写出与保研相关的种种信息,作出概括性的总结。


心有千言,成此一文,欢迎来到我的深造之旅^v^


第一部分 写给边缘保研人:关于考研&保研的三问三答


在参加暑期班会时,我将所听到的这样一句话写在了教材的封面:“多一份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多一份悟性,少一份盲从。”这句话伴随着我走过考研与保研的重重关卡,因此我将之写在开篇的第一段,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就不会虚掷光阴。



1.作为边缘保研人,直接放弃保研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笔者把这个问题放在了第一个位置,因为抛却出国和就业的选择,在考研与保研之间的纠结基本上只会出现在“边缘保研人”这个特定群体中,如果你不属于这个群体,则可以直接跳过第一部分。


此刻的纠结意味着你无法断然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如果你已经可以做出毅然决然的选择,这一部分同样可以跳过。就个人而言,我是真正意义上的保研边缘人,专业的保研名额是7人,而我去除综测加分的排名位于第4位,在最终的保研排名中位列第7位,堪称保研中的“惊险一跃”。在年初时我私下计算的结论是要么压线保研,要么直接无法保研、前功尽弃。思前想后的结果是我无法承受第二种后果,往年本专业的保研边缘人的最终去向也让我有些踌躇,出于稳妥的选择,我几乎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选择了直接考研,并迅速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并在本校师姐的强力推荐下参加了知行法学的全程班。


我是一个咬定了目标就会想一股脑走到尽头的人,这种性格让我在家人劝我参加夏令营的时候依然坚定地继续埋头于考研的书本之间——尽管我的夏令营排名算得上绰绰有余。九月中旬正式排名发布后,我才在周围的同学、家长与老师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保研,个中心路历程在此不做赘述。


回想我做决定的过程,影响我的考虑的因素归结起来是往届保研的最终去向、近年的保研政策是否能够承担潜在的风险,但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的个人背景。虽然前两个因素都很重要,然而在夏令营排名足以支撑我参与其中,并且在外语、科研、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早已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断然放弃夏令营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再者,在夏令营阶段,本科院校往往不会要求学生签署放弃保研承诺书,此时参营不仅可以“试试自己的深浅”,还可以将预推免视为第二次机会,全盘押宝在预推免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极其紧凑的日程安排。况且,若此次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依然有选择另一条路的机会,而不是像预推免阶段那般一旦选定,再无退路。


因此,在这一部分,我给出的建议是,在纠结的时候,不妨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进行综合判断,而非像我当初那般直接把风险这个子因素当成乘法中的0,一乘则满盘皆空,这个公式是: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后,相信你可以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当然,也不要忘了参考师长、亲友的意见。不过,在这个问题的末尾,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在纠结还是苦恼,都请你千万不要在原地停滞不前,立刻行动起来,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2.考研与保研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在我看来,考研与保研共同的优点都在于“自由”。考研的自由是一种终局性的自由,它让你可以大胆地选择自己最想去的那个学校,从一无所知到跟随,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感受自己与dream school之间渐渐缩短的距离,最终的成绩直接丈量考生是否能够去往目标院校;保研的自由是一种过程性的自由,保研人惯于海投,近两年疫情影响下愈发普遍的网络面试纵容着大家的海投策略,也因此让保研学子具备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这个想法:“这么多学校,总有一个会要我吧!”


考研和保研的缺点也可以被概括地总结为“风险”。考研与保研的风险都是综合性的,它们都意味着需要承受过程中的压力,也需要面对结果不如意的可能性。深造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冒险,对每个跋涉在这条长路的行者而言都如是。


保研与考研没有孰优孰劣,收到保研offer的那一刻当然是幸福且满足的,但在跟随知行法学团队的师兄师姐考研的半年有余的日子中,感受着自己从一无所知到逐渐建立起对考试科目的认知、搭建起一个又一个愈发清晰的体系,并在师兄师姐的教导和鼓励下不断激发潜能和自信心的过程同样带给我极大的收获感,对两段旅程,我始终心怀同样的感恩。



3.考研与保研是否有共通之处?


首先给出我的结论:二者当然有共通之处。切身经历这一切后,它们带给我的影响至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保研而言,考研是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上好途径,也会给予你更大的选择空间。我的考研目标院校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的专业课同时涉及了六个科目,我选择的科目包括了法理、宪法、法史、民法、刑法、知产,在备考专业课的同时还需备考英语和政治。


在参加预推免时,我已跟随知行法学的理论课程和日常辅导结束了专业课第一轮的学习,且正在进行第二轮的系统复习,对所考察的六门专业课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样的前期工作让我在预推免时选择的方向几乎囊括了专业课备考中的大部分科目,由于可供参营复习的时间极短,我在突击复习对应科目时往往也会点开师兄师姐录制的专业课,倍速回顾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前期的考研工作,我断然不会在方向选择中如此大胆,也无法以较为自如的面貌应对考核。同时,正是因为考研备考,我的英语学习也从未落下过。


考研中的部分专业课笔记,总结自知行法学专业课及人大考研教材


对于考研而言,前几年为保研做的准备会带来综合素质的提升。大一大二的我为未来做的准备其实更多地向保研倾斜,也在无意识之中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前期工作。这些准备为我带来的是心态、性格乃至自信心、学习方法的全面提升,而这些素质每一项都对考研有所裨益,它们让我直到选择保研前都以恒心坚持着日复一日的学习,也不会产生让人焦头烂额的自我怀疑情绪。


因此,无论等待各位边缘人的是考研还是保研,请你务必相信,你的努力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无用功。



第二部分 长路尽头之回望:我的保研二三事



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重视前期准备


保研的前期准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是否对此有所察觉,大多数人的保研之路都从大一即宣告开始,许多保研培训机构在调查学生情况时都会以大同小异的方式询问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学业排名、语言成绩、获奖情况、学术科研、社会实践,这正是许多院校在筛选申请者时的标准,而对自己的正确定位是保研成功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保研人都必须成为“五边形战士”,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轻重之分,笔者将在后文逐一进行阐述。


第一、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既包括前文所述的学业排名,也包括通过阅读和实践获取的其他知识。学业排名是保研的第一张入场券,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笔者也很难在一篇简短的经验贴中说尽学习方法,总而言之,请各位保研学子务必重视学业成绩,抓住课堂,认真对待每一门科目。


知行法学的授课师兄曾在课上对我们说:“(法学学习)重者恒重,(要求)体系清晰、基础扎实、在体系与知识点间穿梭往返”,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考研,也适用于同样需要重视专业学习的保研人。如果你如我一般选择考研,或将考研作为第二手准备,那么可以将考研期视为漫长的保研复习期,


在课堂之外,需要更多沉潜的时间。对于每个同学,这些时间可以用以阅读学术论文与专著、广泛地进行阅读,也可以用以钻研教材、夯实基础,更应当养成关注社会、了解时事的习惯。对于学科内的阅读,既可以带着问题进行任务型阅读,提出一个问题后,带着它找到相关的专著或论文;又可以进行学科导向或专题导向的阅读,如以刑法入门学习为主题,阅读周光权老师的《刑法学习定律》、经典必读《论犯罪与刑罚》,在此过程中辅之以《海盗、囚徒与麻风病人》等富有趣味性的思辨案例类社科作品;再如以写作为主题,阅读何海波老师的《法学论文写作》、托马斯·M.J.·默勒斯所著的《法律研习的方法》与阎天老师主编的《法意文心》,辅之以郑也夫先生的《与本科生谈》。对于学科外的阅读,则可以带着兴趣进行有体系的广博阅读,如笔者近期对罗马史较感兴趣,则在研究相关领域的好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罗马人的故事》,并在过程中对涉及到的《高卢战记》等一系列书籍进行补充阅读。


对于保研的考生来说,大三开始即可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有意愿报考的方向的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同时进一步回顾、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夏令营和预推免的面试做好准备,例如,报考边海院的学子需要密切关注我国的边境与海洋动态,并争取对南海、台海等问题做到“了解历史、紧跟现实”的水平。


第二、语言成绩。


语言成绩是保研的第二张入场券,各类经验贴都会强调语言成绩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院校对六级成绩(或视为同等学力的雅思、托福成绩)的要求会根据院校的层级和地域、以及考生所报考的方向而有所不同,层级越高的院校对语言成绩要求越高,而一些江浙沪地区的院校、各院校中的国际法学等较为重视英语的方向也会相应地拔高语言成绩的门槛。


许多院校会将六级的要求定为425分,然而根据往年的经验,真正筛选简历时,部分院校的要求极有可能是450、475甚至更高的“隐形门槛”。而对于意图求稳的考生来说,六级550分(雅思7.0,托福100分)则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分数,这个分数意味着你大概率不会因为“语言成绩不够高”这个苍白的原因而被卡在申请关。因此,如果对六级有所追求,不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刷几次分,例如笔者的六级共刷分两次,首考586分,二刷620分。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坦白说并没有捷径,唯有多听、多读、多说、多动笔,借用一句先人的话简单总结:无他,但手熟尔。


第三、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是加分项之一,在笔者看来,本科期间的奖项粗略来说包括了专业相关的奖项和与专业有间接关系的奖项。


除开奖学金这样的“硬通货”,作为法学生,专业相关的奖项自然主要指模拟法庭、各类文书大赛、学科专项竞赛(如四川省知识产权竞赛)以及法学论文竞赛等等。由于笔者在此方面的经历乏善可陈,因此无法在此处提供有参考性的建议,但显而易见的是,诸如优质模拟法庭的经历是加分项。


与专业有间接关系的奖项大致包括语言竞赛的奖项(如大英赛)、公共案例大赛以及“挑战杯”等较具有权威的学术科研作品竞赛,从宏观层面来看,辩论赛也可以被囊括其中,一般来说,参与这类竞赛尽管不能直接丰盈你的法学背景,却可以体现出你在综合素养方面的优秀。切记学术类研究生以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为筛选标准,而上述的奖项或彰显英语运用能力、或突出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或展示思辨能力……总而言之,它们都在传递着你是一个“值得培养的未来研究生”的信息。


如今竞赛的繁多程度常常会让人产生迷失感,但竞赛不是目的,竞赛的结果也不是,在竞赛中的所思所得才是,当你沉心静气地深入其中,定会有所收获。


第四、学术科研


科研经历是申请阶段的另一个加分项,优质的科研成果会成为一项宝贵的个人经历与具有一定说服力的比较优势。就笔者个人的经验来说,本科阶段可接触到的科研训练主要可以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三个大方面。


绝大多数院校都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大创训练机会,近年的整体氛围也重在鼓励大学生创新,与其将大创“水过去”,不如将其作为一个初步训练研究方法的机会,同时运用大创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产出。以我参加的两项大创为例,一项为与相关专业的同学合作开展的公共管理主题项目,重在完整地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最终产出案例报告一篇,并获得数项奖项;另一项以“新文科”与法学教育为切入点,在前期大量阅读中外文献、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具体研究各院校的培养方案,最终完成了一次调查研究的初尝试,而我的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整合和表达能力,乃至团队合作能力都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在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中,以大三、大二的研究能力,往往只能承担诸如资料整理、文献综述之类的较为“初级”的任务。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对本科生而言,哪怕是入门级任务也可能对我们构成莫大的挑战,多思考、多提问、多求证,想必会得到不错的进步体验。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质量良莠不齐,法学论文发表更是不易,因此更需要一种“宁可没有,也不将就”的信念,沉下心来,以长久的毅力和活跃的思维写好每一个字。相比前两个类别,学术论文写作对我来说像是一场大冒险,我与跨专业研究历史的同伴分工合作了一篇具有一定跨学科色彩的欧洲中世纪法律史论文,这是一个国内几乎0研究的主题,研究它困难到连原文都需要从国外高校的图书馆扫描获取,引用的文献也几乎全为英文,但我们的信念始终是“绝不敷衍”,在长久的写作中,我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和恩师们的诸多指点教导。历时几近整整一年,在论文完成时的4、5月份,我已进入考研的第一个阶段,收到录稿通知的那一刻我依然在学习考研相关内容,但那个时刻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学高光时刻。


无论如何尽力尝试,作为本科生的我们都只是学术领域的初学者,如果抱着为简历增光添彩的纯功利性态度去做,即使不当场铩羽而归,弊端也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有所显现。因此不妨守勤勤恳恳之态度,行脚踏实地之事,相信这是一次“不辜负过程,作品定不会辜负你”的经历,而你所积累的点滴学术素养也会在保研面试场上真正得以彰显。


第五、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同样是加分项,它可以分为学生工作与实习两个方面,由于笔者并未参与实习,在此不做专门叙述。


学生工作带来的更多是领导力、表达能力、沟通组织能力等软实力的提升,其中的公益志愿服务更是在大学期间涵养社会责任感、体悟人间温情的“培养皿”。或许它在保研筛选中的优先级并不高,但将从侧面体现出考生在本科期间的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考生在面试场上呈现出的整体状态和应变能力。笔者大学期间拥有较为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组织过数十次不同规模的活动,所做的工作囊括了主持、策划、领导及机动工作等等,若非这些经历的帮助,我想我无法做到泰然自若地面对预推免时间和心理焦虑的双重压力。


第六、文书准备


下图所示是各院校常见的材料分类,对于文书的准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尽早准备并归类。笔者之所以能在临时决定保研后迅速进入准备状态,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年初决定考研前即做好了文书材料的准备,尽管它们一度面临闲置,但最后依然派上了重要用场,同时,准备文书的过程也是客观地审视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的过程。



2. 及时对奖项和各类证书进行扫描,以防丢失。


3. 在网上提交材料时,切忌出现格式错乱和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4. 申请期间整理好各院校的截止时间,以防因自己的失误错过申请期。



上述就是保研人所需要做的大部分前期准备,保研是一场马拉松,心志坚定且目标清晰的人才能成功抵达终点,如果以上六个方面皆已就位,那么下一步即可锁定你的目标院校。


第七、院校选择


在院校选择上,建议各位考生依照阶梯择校的传统原则,根据自身情况,将院校分为梦校档、冲刺档和保底档,对你而言,三档申请难度依次降低,由于个人情况殊异,在此不作院校选择具体性的指引。无论是在海投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在面临不得不在面试时间彼此冲突的多个院校中选择时,阶梯式投递都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笔者在投递时放弃了对我而言优先级稍低的北航等B+法学院,在参营时则放弃了与武大时间相冲突的同济。



2.“是时候了!”——我的预推免记录


此篇经验贴主要面向法学专业考生,因此不特别阐述面试本校其他专业的经历,仅对参营的三个法学相关专业(武大边海、华政知产、湖大民商)进行回忆。


面试形式上,三个学校均不涉及笔试,华政采取抽题面试的方式,湖大采用抽题+老师灵活提问的方式,武大则采取出题+老师灵活提问的模式。


专业相关度来看,华政知产面试的专业性最强,所抽取的题目不仅涉及极为细节的知产专业问题,还包括了知产与其他法律的融合考察,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的关系;湖大要求考生抽取两个序号,择一作答,笔者抽取到的题一简一难,最终选取较为简单的“民事行为无效的事由”进行作答;武大的考核涉及一定的国际公法学知识。(由于面试距今已有一段时间,其他记忆模糊的问题将不写出)


对于英语的考察,三个院校各有特点。华政要求考生进入考室后立刻进行英文自我介绍,随后的抽题环节的英文题同样是知产相关的专业问题(包含专业名词);湖大由老师进行提问,问的问题较为常规,笔者的题目要求对本科院校所处的城市进行描述;武大的英文面试同样放在了第一个环节,首先与外教老师直接对话回答几个小问题,随后听一段语速较快的新闻录音并回答外教提出的下一个问题,其次将由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一段英文文段,考生朗读后立刻进行即时翻译。


武大的灵活提问环节相对而言最多,面试老师不仅会就简历上的科研经历进行细致提问,还会对考生的本科院校等情况进行提问(如:你认为你们学校的法学专业与其他院校有哪些不同?),并且会对考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籍(如:你阅读过国际法学的哪一本教材?作者是谁?是哪一年的版次?)以及关注学科热点、时事热点的情况加以考察,总的来说既有较强的综合性,也非常关注考生的个体情况。


此外,在线上面试中,笔者建议务必选择安静、网速较快且宽敞明亮、无杂物的封闭环境进行面试,事先可打开院校要求的软件(如腾讯视频)进行自测试,观察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整洁美观以及个人形象是否干净清爽。



3.“Fear is the mind-killer.”——后记


回望近四年的长途跋涉,我不由想起《沙丘》中的一句台词“Fear is the mind-killer.”深造是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迷茫、不安的过程,没有万能的心态调节法,每个人能做的都只是认清自我、找准目标、坚定信念,并时时注意与外部世界的交互,追求进步的同时也不忘记培养兴趣爱好、广交益友,在内外均衡中实现个人心态的平和与稳定。“勤靡余劳,心有余闲”,尽吾力,则无悔矣。


保研意味着一种开始,阅读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们或者其他人面对的则是另一种开始,我们所寻求的意义永远在途中、在一个又一个的节点,因此我们的步伐才永不停歇。对于困难,铭记“洒泪播种的,必将欢呼收割”;对于境遇,谨守“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这些话我一直默记于心,在此再次提醒自己勿失勿忘,也将它们送给读到这篇文章的有缘人。




魔法保研录

魔法保研录|五院四系之我的民商&知产保研经历——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魔法保研录丨内卷突围之985法本如何向上兼容——从中大到复旦的保研之路(上)

魔法保研录丨内卷突围之985法本如何向上兼容——从中大到复旦的保研之路(下)

魔法保研录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保研法大宪行法学硕士

魔法保研录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中南财经知识产权法保研经验分享

鱼跃法学

微信号|鱼跃法学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